第290节(5 / 7)
在这儿,奴才还不信呢。”
应兰风见是他,很是意外,原来先前因凌绝说起王克洵家里出事,应兰风便命进宝去了泰州,叫他务必要保住王克洵的儿女,此刻见进宝在此,应兰风忙叫起身,又问道:“你是几时回来的?”
进宝儿道:“小人今儿才进城,已经派了人回府报信儿,只是没想到在这儿遇见了二爷。”
应兰风问道:“那王大人家的后人呢?”
进宝儿往旁边一指,道:“两位姑娘都在车里,在车边的是王公子。”
此刻,那位王公子因见进宝行礼,知道必然是应兰风了,便也忙上前来,跪地行礼道:“恩公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应兰风见他当众行如此大礼,忙俯身把他扶起来,道:“何必多礼?”上下一打量,却见这王公子生得目正眉清,可谓一表人才,便暗暗点头。
这王公子眼圈微红,眼中已经见了泪,道:“若不是大人派人相救,此刻小侄跟妹妹们早不知沦落何处,为奴为婢去了……”
这会儿,那些百姓们虽不敢靠前,却也都看见了这一幕,因不知究竟,故而都在打听,有人便问那应公府赶车的小厮。
那小厮嘴快,不免便说了,众人听了端倪,才知道是王克洵落难,应大人因念在昔日之情,故而救了他的儿女们……
众百姓听了,不由都感念应兰风情深义重,此事竟由此传了开去,别人倒也是罢了,尤其是那些朝中为官的众人,虽然今日风光,可谁能料到下一刻发生什么?倘若有朝一日也似王克洵一般倒下了,更且连累儿女,那又是何等的凄惶?难得似应兰风这人,竟不避嫌疑,十分深情……因此文武百官们感念此情,暗中对应兰风更是另眼相看、无端多了几分敬重。
应兰风因见是当街,不便多说,便温声道:“贤侄不必如此,我先前在泰州为县令之时,多蒙王大人照顾,如今自然不能袖手旁观的,且随我回府去,安顿下再说。”当下便挽着手,送到了马车边上。
小唐在旁见状,……虽也有些耳闻此事,但亲眼见了,心境更是不同,心底也暗自称道的。因又见应兰风要陪着王公子,他便不欲打扰,当下便同应兰风辞别。
应兰风也不挽留,便许他去了,小唐翻身上马,自回唐府。
那边儿应兰风跟王公子也自上马,随着马车一块儿往应公府而去。
马车转弯的当儿,车帘又被掀起来,先前那小丫头便探头出来,左顾右盼。
却闻车内另一人道:“浣溪,你且消停些,如今不比当初了,虽然应大人不弃,可我们也毕竟是寄人篱下,更要谨慎行事才对,应公府乃是大族,你这般前往,恐怕落人耻笑……你倒是听我一句呢。”
那叫浣溪的小丫头便放下车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