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 / 6)
“那他去哪儿?”纪钰转过头,疑惑地问。
“祖母的院子,”沈长乐越想越觉得好笑,她似乎都能想象到沈如谙一路不停歇地往老太太院子里去,而沈令承则是马不停蹄地赶过去抓他的场景了。
她见纪钰一脸奇怪,便笑着说道:“二哥哥每次都这样,在书院里闯了祸,就跑到我祖母院子里躲起来。时间久了,我爹爹都摸透他这一点,所以有时候干脆哪里都不去,就在我祖母院子门口等着他。”
经她这么一说,纪钰似乎能想象到沈如谙飞奔着去老太太院子里,却被早已经守株待兔的卫国公抓住的模样。这样的事情,他从前从来没见过,也没办法想象。他是皇子,皇子就算犯了错,先生也只会打伴读的板子,若是长大了再犯错,就是打身边人的板子。
而他的父皇,也永远不会像卫国公这样。
他低头一笑。
沈长乐见他的表情舒缓,犹如画卷般缓缓展开,心绪也一下平和了起来,她说:“谢谢你,小哥哥。”
纪钰抬头看她,她认真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你的恩情,我会一辈子铭记在心里的。”
听到她的话,纪钰的嘴角的微笑反而顿住了。最后他轻声说:“没什么可谢的,就是别人,我也一样会救的。”
沈长乐听到他硬梆梆的话,反而心底的酸涩消散了,他还真是别扭的可爱啊。
“你不会的,”她肯定地说。
纪钰抬起头,诧异地看着她。
她重复的这句,虽然没头没尾,但他还是一下子听懂了。如果是别的人,他不会去救的。
她冲着他笑,而过了许久,他的面色才松动,露出一个笑容。
“咱们京城见,”最后纪钰还是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轻声说。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就送走了,可把我累的啊
第29章 天差地别
纪钰离开之后,沈长乐心里还是沉沉的,一旦习惯了热闹,寂寞似乎就更加没办法忍受了。沈长乐打开锦盒,这才发现里面竟是一匹正飞扬奔驰的骏马。这马是木雕的,可是从鬃毛到马蹄竟是都活灵活现,而且马屁上刷着一层棕红色漆,表面平层光滑,当真是个精致的小玩意。
待她将小马拿在手中,到处打量,这才发现马腹底下,竟是有一行小字。可最后她眯着打量了半晌,才瞧清楚那一行小字。
但此时外面突然进来一个小丫鬟,她着急道:“姑娘,你可去看看吧,老爷快要把二少爷打死了。”
沈长乐一听登时眼睛瞪地滚圆,她将小马赶紧放回锦盒里,下了炕,穿着鞋子就出门了。这会她才知道什么叫腿短呢,她一路跑着,就连旁边的丫鬟都得小跑才能跟得上。她知道爹爹要不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