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6 / 6)
过头去,留给他一个侧影,桓大将军盯着她鬓上的那抹春水般的浅绿,“也就是这么好看的绿香球,才配插在公主的秀发之上。公主,你说咱们十三郎怎恁地有福气,这绿香球在别的地方都种不活,单单他书房中那一株,开的这么好?”寿康公主虽然还不爱理他,不过嘴角微翘,隐隐有了笑意。
桓大将军提起十三郎,她总是爱听的。
桓广阳问桓昭,“阿璃,今天玩的高兴么?”桓昭笑盈盈,“很高兴的啊。阿兄,我今天认识了许多位出色的女郎,增加了许多见识,听到清远悠长的琴声,见到出众的画作和书法,还有很奇妙的调香和茗汗。阿兄你知道么?庆元郡主字写得娟媚秀丽,任家八娘子的书法却豪迈洒脱,好是好,但是不像小娘子,倒像哪家小郎的手笔……”兄妹二人很专心的说起雅集见闻,对寿康公主和桓大将军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到了一家人共用夕食的时候,桓大将军已经把寿康公主哄得面上有笑容了。
桓昭便很开心,笑靥如花,桓广阳还和平时一样,神色淡然。
桓大将军笑道:“公主殿下展颜一笑,满室生春,我这心里也是暖洋洋的。”寿康公主抱怨,“就会哄我。你若真想要我笑口常开,便把十一郎调回京城,让我天天见到他。十一郎有多少位堂兄,哪个不能任徐州刺史,一定要他方可?”桓大将军打了个哈哈,“公主,这个改天再说,改天再说。”
桓大将军的弟弟桓恢任荆州刺史,长子桓暶任徐州刺史,因为桓暶常年不在京城,寿康公主一直很不满意。每回见了面,总要就此事和桓大将军理论一番。
“阿母,换我去徐州也是可以的。”桓广阳徐徐道。
反正总要有桓家子弟接管徐州的兵权、都督诸州军事,桓暶可以,换了他这做弟弟的当然也行。
寿康公主抚额,“那还是算了吧。”
大儿子回来了,小儿子又要远走高飞,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