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75)(3 / 6)
引出来,然后与阿直那边里应外合相信很快,他们就能够回京复命了。
秦皇岛,北倚燕山,南连渤海,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末年,一代枭雄曹操曾在此做《观沧海》一诗。所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古碣石在此见证了华夏千百年来的变迁。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以此地依山襟海,险峻机要,故命名其为山海关。
又以其扼边关咽喉,保京师屏障为由,在此地建立城池,与长城连接,建立起了宏伟的天下第一关。(注释1)
汪直一行人自从三天前从沙河驿进入山海关城后,在此地已经盘桓许久。
山海关总兵欧信与陈钺一起,日日陪伴在汪直庞大的仪驾周围,带他到处领略这北方第一关的风光。
又是临海观日,又是纵马长城,观看兵士操练,北眺塞外风光。
日日膏粱美酒,夜夜锦障垂帘,将一个大好雄关,变为了温柔乡,金银台。
这陈钺毕竟是文人出身的武将,不止带着汪直骑马,他写起拍马溜须的诗词来也很是厉害。
这一日他又写好了一首赞美汪直莅临雄关,海水峻石为止折服的诗词,准备呈现给汪直。
等待墨迹干了,陈钺双手捧着字,兴冲冲地往汪直所住的院子里走去。
才刚踏进院门,就看到汪直一身戎装,头戴盔甲,手握宝剑,正从房里大步踏出。
公公这是做什么?
陈钺一愣,心想今日并没有安排骑马打猎的娱乐,怎么汪直做如此打扮呢?
杂家刚收到陛下派人快马送来的密旨,催杂家回京呢。
汪直满眼含笑,少年如同花瓣一样的红唇勾起,你看,陛下和娘娘身边,真是一天都少不了杂家。没办法,陛下催的急,我就只好启程了。
语气中无不自豪。
是是,应该走了,算算时间,也应该回京了。
陈钺忙不迭地点头。
算算时间,从他送汪直出辽阳城到现在,也有十多天了。
因为汪直言他生性喜爱军务,自己这才陪他在这天下第一关里视察游玩了那么些天,陛下那边恐怕早就等不及了。
那那不如今天小的为您张罗一场正式的顺风宴?
接下去的路程,陈钺无法继续陪伴,他想着在临别的时候再在汪直前面留点好印象。
常言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汪直右手搭在宝剑之上,眯着笑眼摇了摇头,这段时间,杂家收到陈大人诸多关照,内心感激。早就将陈大人视为平生知己。
汪公公谬赞了,都是小的应该做的。
陈钺低下头笑道。
小的又何尝不敬仰公公,将您视为当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