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3节(4 / 6)

儿子塞了过去。不负所望,在郑茂修的教导下,如今的姜适在文坛已有一席之地,还是本朝最年轻的博士。不只在国子监任教,还跟着郑茂修编撰《启元大典》,这本集华夏古典于一体,注定会流芳百世的旷世大典。

至于九公主怎么会对姜适动心,这得说到十年前。九公主生母翎嫔病故,恰逢那时淑阳郡主出嫁,琅琊长公主膝下空虚,便把九公主接到公主府小住,这一住就住了好几年。

姜适是驸马的弟子,时常出入公主府,他在公主府都有自己的院子。

“我就说她怎么好学了!”琅琊长公主终于解开了当年的疑惑,调皮捣蛋的侄女突然扬言要做才女,还不是说着玩玩,整天围着丈夫求教,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是她一点都不开心,捶着着床榻道,“冤孽啊冤孽!她那时候就嚷着要嫁给安和,我只当她小姑娘胡闹。她不是嚷了一阵子就撩开了!我还笑话她虎头蛇尾,哪里想到竟是真的,早知如此,我就允她了,都怪我,都怪我!”

“阿娘莫要自责。”淑阳郡主也跟着叹了一回,比了比高度,“她那时候才多大点,懂什么。安和美姿容好风仪,最讨女儿家喜欢不过,九娘怕也只是崇拜罢了,阿娘要真是动了结亲念头,那才是笑话呢,两人可差了八岁。我估摸着也是四年前,九娘突然开了窍,可安和已经成亲生子,又能怎么着。她不就是那时候搬回宫里头的,九娘可做不来破坏人家庭的事。”

琅琊长公主仔细回想了下,“小时候她最粘安和,这几年冷下来,我只当是她长大了,知道要避嫌,原来如此!我口口声声说着疼她,竟是从来没察觉她的心思,我是怎么做人姑母的。”

淑阳郡主忙安慰自责的无以复加的母亲,“女儿家的心思,海底的针,九娘有意遮拦,谁又能想到。我不也是因为九娘酒后失言,才知道的。”那还是前年秋天,她和九公主吃蟹,一不留神喝多了。

琅琊长公主依然不能释怀,神情郁郁,突然道,“她不嫁人,莫不是还忘不了安和?”

“曾经沧海难为水!”

“可不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琅琊长公主迟疑道,“那我照着安和这样的给她找?”

“赝品再像也是赝品,阿娘难道要她一辈子陷在里面出不来。我瞧着九娘这几年一年到头碰不上一回安和,可见她有意避开,阿娘何必要让她想起来。我问过她,她现下没有成亲的意思,阿娘还是先缓缓,她的性子您也清楚,得顺着来,逼急了她什么事不敢做。反正也不差这几年了,她是公主,还怕嫁不出去不成。”

“再过几年,好的都被挑光了!”琅琊长公主着急。

淑阳郡主十分淡定,“难道就没有新人冒出来了?”

琅琊长公主一愣之后终于眉开眼笑,“那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