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147章(2 / 5)

。城里的商品粮也不是白得的,每个月按照粮油本供应给钱给票去粮站领。”

“啊这……要钱还要票,这跟买也不差什么啊!”

司宁宁点点头,“是这样的。不过粮油本每月供应固定,成年男性一个月30斤,女性28斤,也算是一种保障。”

大叔把脱完麦粒的麦秆插起来摞到一起,唏嘘道:“固定归固定,每个月上哪儿整那么多钱和票去?我以前觉得城里人享福,现在这么看来,还不如我们乡下的泥腿子呢?”

“各有各的好处吧。”司宁宁随口应答。

她没有说的是,城里人进入国营企业的几率大,但凡进了国营饭店、邮局、纺织厂之类的企业,每月工资少的18块,非领导级别的员工最高能拿到43.5元,还有各类票券补助。

混得好的,别说钱和粮票,什么副食品券、工业卷的福利,都能拿到手软。

只是这事不好说,说了不平白给人添堵吗?

都是人,凭什么自己个儿累死累活干一年,才刚刚能温饱,别个就因为是城里人,处处占了先机不说,日子过得还那么气派、舒坦?

要真说出来,任谁也不能高兴。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之后大叔又乐呵呵地夸了司宁宁一通,“管他城里人、乡里人呢!大家都一个样。不过要我说你们这些读过书的知青同志还是不一样的。”

“就刚才阿朗递来的那水,是知青同志你泡的吧?就是好喝咧!”

社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说不出什么花里胡哨的辞藻,他们说话更接地气,好喝就是好喝,好吃就是好吃。

“走吧。”

正想着,耳边传来霍朗的声音。

司宁宁望过去,便见打谷场已经碾平压实,上面的水迹也已经干透了。

她提着水壶和桶跟上霍朗,“这样就好了么?”

“嗯。”

“好吧。”

跟着霍朗走了一段路,司宁宁忽然想起一件事,她偏头问霍朗,“禾谷是你的弟弟?”

“嗯。”

“早苗是你的妹妹。”司宁宁盯着脚尖,这回吐出来的是陈述句。

“嗯。”霍朗应了一声,反问:“怎么了吗?”

“没什么。”司宁宁摇摇头,轻咳一声,咕哝道:“我只是有点好奇……”

“嗯?”

好奇什么?

“就是那个……”

感觉怎么问都有点不太好,司宁宁斟酌半天,最后咬咬牙开口道:“我跟禾谷接触过,这事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我也见过你妹妹早苗,我觉得他们之间差距有些大。”

霍朗立马了然,主动挑破司宁宁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