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贾子衡(2 / 3)
的了解。
加上他两世为人,心智成熟,对于并不算刁难的考察提问,自然说的是头头是道。
他发现,他有些喜欢上这个时代的学问了。
没有那么多的数理化公式要背,也不需要繁复的计算,只需要站在道理、大义的前提下,尽情的阐述,便是治学。
阐述的好,能够使人信服,甚至是顶礼膜拜,那就是最厉害的人物。
这也难怪,为什么后世国人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将历史长河中从未出现过的,只在理论上有所研究的体制,走的那么远,那么稳。
因为,几千年下来,国人已经将政治这一玩意儿,玩到了极致。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给予时间,都能想到解决或者折中解决的办法。
这一点,又岂是别的任何民族可以比拟的?
恰逢听了贾宝玉一番慷慨挥洒陈述,叶琼比较满意,叫他坐下之后,忽然问道:“宝玉何曾有尊长赐过字?”
贾宝玉实话答曰:“不曾有字。”
字,也就是表字。
表字是名字之外最重要的称呼。因为世人以为,同辈或者是关系不近的人之间,直接称呼名字是不尊重的,所以为了方便,男子成年之后,都会取一个表字。
表字作为名字的延伸,可彰显德行,所以一般都是长辈、恩师或者是德高望重的人赐予。
贾宝玉因为年纪没到,所以还没有人给他取表字。
叶琼笑道:“你被太上皇御赐亲封为正六品的昭信校尉,也算是公门中人了,岂能没有可供人称谓的字。若是你不嫌弃,我倒是正有一个字,堪与你相配。”
贾宝玉顿时站起来,俯首拜道:“学生恳请太师赐字。”
叶琼教导过贾宝玉,自然也能算是贾宝玉的老师,而且他贵为当朝太师,说句不夸张的话,能得到他的赐字,在所有京城的王孙公子看来,都是莫大的荣幸。
叶琼微微一笑,到了他这个地位,自称他学生的人从十多岁到六十多岁,数不胜数。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给晚辈赐字了。
不过,诚如他当日寿宴上说的那样,他喜欢聪明有才华的晚辈。而像贾宝玉,这样聪慧而内敛,恃才而不傲上之人,他欣赏尤甚。
“衡者,量世间万物轻重,今日我便为汝赐字‘子衡’,望你能明白其中含义,纵然将来身居高位,也不可或忘。”
子衡
听到叶琼为他取的字,贾宝玉心中思索一下,便再次躬身拜道:“多谢太师。”
子,世人对男子的美称与敬称而已,但是将“衡”字用在他的表字当中,着实不轻。
衡,可通恒,内涵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与“量器”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