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

第89节(5 / 8)

还算比较良好。

林仙仙在学校这边,由于同学们的起哄,和同班的两位大帅比组成了导演系的三美学习小组,写作业、研究老师发下来的课题什么的,基本都在一起。

在开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就发布了一个入学创意作品的小课题,这也是他们班的同学,会三三两两的组建学习小组的根本原因。

做小组作业的时候,林仙仙一般负责出创意写剧本画分镜,而方铭就负责统筹安排一些类似于拉人帮忙啊,借景借物啊之类的杂事,至于宁北,他对镜头美学非常的敏感,所以他负责拍摄这一块。

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家都是才刚刚开始接触,但在三人各展所长的通力合作之下,他们还是有信心能够弄出一个至少能看得过去的小短片的。

林仙仙考虑到,小短片的时间不长,并且以他们现在的技术和能力,也驾驭不了太多太杂的故事线,且拍摄人员和环境也最好精简再精简,便决定选择一种有共通性的情感来作为故事的主线,这样才能够更准确更迅速的感染到观看他们短片的观众。

至于要通过怎样的情节来表达这种情感呢,林仙仙想了一下,最终选择就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传承感情作为切入点,情节的话,林仙仙想了两个版本的故事,都挺简单的,第一版是小初高,父母送孩子上学,上小学时,父母帮着孩子将名牌别在了左胸前校服口袋的边沿位置,等上了初中和高中,孩子都遵从着这个习惯,将名牌别在了这个位置,而等他自己有了孩子,他也依旧重复着这个习惯,将名牌给孩子别在了同样的位置上。

另一版则是红军爸爸抱着小小的孩子在村口的桦树前分别,并且指着头顶的树叶告诉小小的她,等头顶的树叶再次变红了,他就回来了。之后,孩子每天都会到树下来看树叶,这里按照林仙仙的想法,是想用四季景色交替轮换一下,表现一下时间流逝的那种感觉的,但他们这个短片,实在是耗不起这个时间,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只用孩子的成长来表现了。

孩子一年年的长大,树叶也是红了又红,可那个曾经说过,等树叶再次变红就会回来的人,却始终都没有回来。

已经变成了缺齿老太婆的孩子捻着一片红树叶,对着父亲去路的方向,映着斑驳的树影,呢喃道:“叶子已经红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此处要表现出那种再不回来我就等不到你了的悲哀与执着,而这个悲哀也需要演出层次感,毕竟这是一种明明猜到了结果却又依然固执期待着的悲哀。

所以这个老年时期的演员的演技就很关键了。

与第一版相比,显然第二版这个故事要更丰满一些,第一版虽然也很有寓意,但未免会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附会之感,毕竟名牌位置这个东西,变数太大了,不一定就只会受到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