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7 / 9)
防着藩王作乱,守卫京城的禁卫军还不能动,所以大周境内,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征兵活动,这场征兵按照林仙仙的意思,主要以自由参军为主,若是兵源征够了,便无需动用强制手段。
第51章
朝臣们听了林仙仙的这个提议后, 纷纷表示了不看好, 不过这征不到兵打的又不是他们的脸, 他们也乐得顺了这位西太后的意,当然,如果这一次的打击能够挫挫这位太后的锐气,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为了这次征兵,林仙仙还拿出了修改过的, 更适合时下环境的《出征》和《知识青年从军歌》这两首歌,作为自由征兵的宣传曲目。
她主张征兵自由,一是一种来自于后世的、根植于她灵魂的民主思想在作祟, 二是想籍此为韩伯举一手建立起的这个国家积攒一些真正热血的、爱国的仁人志士。
林仙仙始终相信, 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而他们,便是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所以即便是自由征兵征收不到足够的兵源,她也不会有什么打脸感。
而令朝臣们没有想到的是, 林仙仙的那两首从军歌,效果竟然意外的好, 不仅许多容易被煽动情绪的小年轻主动到征兵官那里报名参了军,许多在武术界成名许久的泰斗级人物都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跑来报名参军了,可惜他们的年龄通常不太符合征兵要求, 但他们倒是给征兵官留下了许多的徒子徒孙。
而最令负责征兵的朝官感到不可思议的是, 这报名参军的名单中, 有几个竟然还是读书人,这是真要弃笔从戎了啊!~
那朝官因此特地跑去征兵处看了看,当他听到从征兵处走进走出的来往行人嘴里反复唱着的《出征》和《知识青年从军歌》的歌词的时候,他恍若有些明白了这一次自主征兵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成效。
单单是他零星听到的那几句歌词,都令他有了一种想要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冲动,更何况是那些个脑袋简单的愚民了。
官员的形容虽然难听了点,但这个时候的百姓,普遍缺乏思想教育,基本都是跟随着各自的家风野蛮生长,所以他们的情绪有时很好煽动,有时又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坚持而显得冥顽不灵,而林仙仙拿出来的歌,相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更加的通俗易懂,也更容易将歌词中的情绪传递给这些百姓们。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也为了听一听这歌词的完整版,那官员还特地在第二日的午时来到了距离内城最近的一座城楼前,每日午时,征兵歌都准时会在京师的各个城楼上响起。
那官员到达城楼前的时候,城楼前已经挤满了人,他根本就挤不到近前去,只能让马车停在了外围。
此时午时刚到,城楼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